2025年度第一期徽派古建产业培训开班 智能技术为古建数字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为推动徽派古建产业与现代智能建造深度融合,筑牢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根基,9月11日,由黄山市徽派古建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黄山城建集团承办的徽派古建产业智能建造专题培训在黄山城建集团顺利开班。本次培训聚焦BIM、AI等前沿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吸引促进会成员、黄山城建集团相关专业人员等70余人参与,为徽派古建产业数字化发展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辉保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他强调,徽派古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其与智能技术结合,既是响应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古建技艺“活态传承”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市住建局建管科相关负责同志、黄山城建集团主要领导一同参会,为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培训课程围绕“智能技术赋能古建实践”展开,上午两场讲座聚焦BIM技术应用:安徽建筑大学BIM工程中心项目经理、设计研究总院工程技术发展中心主任汪逢阳,以《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应用》为题,从BIM技术原理、设计优化、施工管控、装配式建造等维度系统讲解,并结合徽派古建修复、新建项目案例,生动展示了BIM技术如何解决古建结构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的难题;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区域技术部经理潘婷玉,则以《BIM一模到底在工程建设领域实现技术路径》为主题,结合国家及地方数字化政策要求,拆解BIM技术从设计建模到运维管理的全流程实操要点,为学员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方案。
下午的课程聚焦AI技术创新应用:安徽建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学者)何玮带来《AI 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发展》专题讲座。他从AI技术在工程设计智能化、施工安全监测、运维养护预警等层面的应用切入,重点分享了AI损伤检测技术在徽派古建保护中的实践案例——通过AI算法对古建木构、砖瓦构件的病害进行精准识别,不仅提升了检测效率,更实现了“最小干预”的保护目标,让学员直观感受到AI技术为古建保护带来的革新。
作为智能建造领域的核心数字化工具,BIM与AI技术正推动工程建设领域迎来数字化革命。参与培训的学员表示,此次课程让大家深刻领略到智能技术与传统古建的“跨界融合”魅力,不仅更新了对古建产业技艺传承的认知,更掌握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理论与实践方法,为后续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徽派古建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将持续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技术交流活动。在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与科技创新趋势、为全市古建产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扛起社会责任,推动传统建筑文化与工匠精神在工程实践中传承弘扬,以现代化技术为徽派古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