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城管局: 垃圾分类 “分”出文明 育出新风

发布日期:2025-10-17 15:46信息来源: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作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垃圾分类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抓手。近年来,休宁县聚焦垃圾分类全链条发力,多措并举,以精准分类夯实文明根基,以绿色理念培育社会新风,为文明城市建设厚植持久动能。

完善制度保障,构建责任清晰的工作体系。严格对标《黄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及四分类标准,构建“市-县-乡镇-社区”四级联动机制,确保责任层层传导、落实到位。强化县直部门与乡镇、社区工作衔接,通过常态化检查与宣传,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共识。

设施建设是垃圾分类落地见效的核心保障,今年以来,该县城区累计新增垃圾分类亭7处,覆盖6个小区,目前19个物管小区已实现分类设施全覆盖。持续推进“撤桶并点”,扩大“上门取件”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居民投放便利性。优化生活垃圾中转站运行与改造,严格管控噪声、臭气等污染,保障周边环境质量。

遵循“以投定运、略有富余”原则,健全厨余垃圾收运体系,县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日均处理量超过13吨,实现日产日清。加快推挤有害垃圾暂存设施建设,确保各环节合规达标,目前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秉持“一年一主题,一月一宣传”,常态化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实践、垃圾分类宣传周等特色活动,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前总把废纸和塑料瓶混丢,今天才明白这些都是可回收物,还能变废为宝!我回去要自己做好分类,再教爸爸妈妈区分厨余和其他垃圾,一起让小区更洁净。”在近期社区宣传活动中,小学生李同学手持分类手册认真说道。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主题活动6场次,覆盖居民8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有效提升居民分类自觉性,推动“绿色分类”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2021年全市首家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在该县建成使用。该中心设置平面展示区、多媒体互动区、巧手制作区、实践课堂区及资源再生展示区五大功能区块,打造集科普性、时尚感、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普宣教场馆。中心面向青少年及广大市民,运用声光电展示技术与智能交互设备,通过科普宣讲、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化形式,推动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全域覆盖、深度普及。

为确保工作落地见效,我县持续强化联动监管。今年以来,休宁县城市管理局联合乡镇、社区开展专项检查5次,出动人员30余人次,检查垃圾分类设施10余处,整改问题9起。同时,对城区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开展全面摸排整改,纠正分类标识错误、投放指南不清等问题10处,以严格监管确保垃圾分类标准精准传递、落实到位。

下一步,该县将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强化源头减量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筑牢绿色根基,为培育文明新风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