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城管局:口袋公园“兜”起民生“微幸福”

发布日期:2025-08-12 15:00信息来源:休宁县城管局 作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超4.8万个。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里的“绿色惊喜”与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驿站”,正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休宁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聚焦城市品质活力提升,在边角地、闲置地间“见缝插绿”,将一块块“闲置空间”雕琢成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用“小而美”的精致布局,绘就出市民家门口的幸福图景。

见缝插绿筑园景,方寸之间蕴生机。休宁县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破解城区园林绿化不足、市民休闲空间短缺的关键举措,结合城市更新与文明创建工作,对学府路荒芜空地、白岳路闲置地块等“零碎空间”实施系统性改造,通过平整土地、铺设步道、添置休闲设施,让昔日的“边角料”蜕变为如今的“风景线”。

目前,全县已建成9个口袋公园及街角休闲空间,既填补了居民“出门入园”的空白,更通过步道铺设串联现有生态资源,构建覆盖全城“15分钟休闲圈”,让“推窗见绿、转角见美”从愿景变为日常。

融入文化底蕴,丰富城市表达。在口袋公园建设中该县注重结合“状元文化”等独特地域底蕴,让绿色空间兼具“颜值”与“内涵”。学府口袋公园内的状元人物雕塑、东湖公园及蓝田路街角空间融入的科举典故、横江口袋公园设置的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宣传板块,让休闲空间成为文化传播的“活课堂”。 正在散步的市民吴先生说:“走在蓝色步道上,既能赏景健身,还能感受家乡文化,这种感觉很亲切。”文化与景观的深度融合,让口袋公园不再是单纯的绿化空间,更成为承载地方文化与城市文明的载体。

“三分建,七分管”,休宁县下足“绣花功夫”守护口袋公园生命力,创新实施“1+1+1”深度保洁模式,为每个公园配备保洁员、工具车,通过“扫冲刷洗擦”组合作业,实现雕塑、座椅、石凳等设施“日清日洗”,达到“席地而坐”洁净标准。管护工作还延伸至每个细节,执法队员每日巡检健身器材、儿童设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根据季节更替及时更换花草,确保公园“四季有花赏”。这种“全方位、全天候”的精细管护,让口袋公园始终保持着初见时的精致与活力。

下一步,休宁县将持续践行“小、精、特”理念,推动城市边角地蜕变成民生幸福地,让休宁的“方寸之美”愈发浓郁,让市民的幸福底色更加鲜亮。